環顧眾多球類運動,乒乓球可說最為適合兒童,瞭解其特點和對身體質素的各項要求,以及小朋友身體發展的階段,便知究竟。
乒乓球是世界上最輕巧的球類運動,只重二點八克,最講求速度和靈敏。速度需要肌肉之收縮與放鬆快速交替,包括肢體某部位,例如腰、臂的迅速擺動,身體重心之移動。靈敏則是中樞神經系統,對身體各部位之指揮支配,决定動作完成之準確和快慢程度。
此兩者恰好是六至十二歲兒童,身體發育階段的主要特徵,鍛煉發展起來,事半功倍,是鍛煉的最佳時機。下課後在公園街上,隨處可見小朋友如俗語所謂「濕水欖核──兩頭唧」,大人欲捉無從,正是其速度和靈敏之表現。
此外,彈跳力和柔韌度亦是乒乓球訓練的重要要求。別以為球枱面積有限便不用走位,正因距離短,且乒乓球是眾多球類中最小巧者,球速亦最快,起動慢一點也不成。彈跳力是步法走位,移動起動之基礎,跳動乏力,一切速度靈敏,無從施展。而兒童成天到晚「紮紮跳」,無時停,正是其強項。
柔韌度指身體關節向不同方位活動的能力,以及肌肉、韌帶等軟組織的伸展能力,對全身協調、完成困難動作和預防受傷,大有助益。兒童天生柔軟,訓練柔韌度最是容易,待升上中學,骨骼發育定型後便不同了,看看大人們的骨頭便知道。
想比其它側重肌肉力量或耐力的運動,如足球、田徑等,兒童階段並不適宜。玩玩無妨,正式訓練,容易受傷,且若強練力量,有礙發育,揠苗助長,有害無益。乒乓球則安全得很,老幼咸宜。
還有的意外好處,是乒乓球訓練了小朋友的中樞神經系統,提升腦部協調,是最佳的大腦運動,對提高學習效率大有裨益,令小朋友變聰明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