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乒乓球比賽落敗,反而是球技飛躍良機?

乒乓球比賽,人人皆想獲勝,贏球帶來榮耀、喜悅,敗陣則祇有挫折、羞慚。可曾想過,在訓練之中,敗陣反而帶來最大獲益,乃球技躍進的良機?

乒乓球比賽落敗反促求進

「失敗乃成功之母」、「輸球是最佳的磨練」、「嘗一下敗陣的滋味,大有好處」……等勉勵說話,以往不時得聽到前輩如此贈言,但當時年少氣盛,吃了敗仗更是心浮氣躁,那聽得進耳?許多年後,年事漸長,方悟箇中道理,確是金石良言。

贏球固然是歡欣興奮,騰雲駕霧,但也很容易令人志得意滿,耽於安逸,不求上進。落敗則截然不同,祇要面對態度得宜的話,它能打開身心內外所有的警號,促使人奮力求進,處於一種獲勝時很難擁有的渴求狀態。此心態對於進步提升,至關緊要。

看清自身不足

相反,輸球凸顯了自己的缺點,把須要改善之處一一暴露眼前,堪謂最佳指導。現時錄影設備唾手可得,但鮮少人會把自己的打球賽拍攝下來,重温檢討,看一下技術動作,戰術組織,甚至是對手的表現等。此法簡單易行,對改進球技大有裨益。

 

乒乓球,乒乓,乒乓球比賽

為何乒乓球比賽落敗,反而是球技飛躍良機?(圖片來源:news.cn)

 

例如哪種發球接得最差勁?正手抽擊失誤多,姿勢如何?對手最常得分的手段為何?……等。祇一場球賽的發現,應當令你大為驚訝。然後想一下改善方法,跟球友檢討切磋,請教身邊前輩,查看網上數不勝數的乒乓球教學片,對照學習,進步之快或叫你出乎意料,自己就可當自己的乒乓球教練

向先進學習

此外,落敗代表對手的水準較高,能跟程度比自己高的乒乓球對手較量,是觀摩學習的大好機會。例如他怎麼發球?進攻的動作如何?什麼時候起板?……等等。多跟好手對壘,可發現許多不同的新技術、新打法,開闊眼界,令自己耳目一新。還有什麼比此更好的偷師機會?訓練時,其中一個好方法,是安排球員跟程度在其之上,但又不至於相距太遠的對手比賽。這樣既能學習,又不失趣味,道理跟做功課一樣。

雖然吃敗仗的味道苦澀,但堅持一段日子,過後回首,會發現這是脫胎換骨、得益最大,收穫最為甜美豐富的美好時光。

 
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栽培訓練 and tagged , , 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
本篇文章引用網址:



2 Responses to 為何乒乓球比賽落敗,反而是球技飛躍良機?

  1. gary says:

    教練好。雖比賽為了解自己技術戰略優劣的良機,但年青人往往別有解讀。譬如基本功不好,比賽中茫然增加球速引至失誤,本應更學好基本功才是;奈年青人會認為是回球旋轉速度不足,更應把每一球打快打轉才是。結果引至更多失誤…

    • 張教練 says:

      gary兄:你好!兄台對年青人心態十分瞭解,這是我等教授最為頭痛之處。小伙子學技術頗快上手,但施展起來「不遺餘力」。至於基本功,更是難聽得進耳,練得多的話,很快被炒魷魚呢。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