橫板必定比直板優勝的乒乓迷思

      近年,發覺打直板的小朋友多有如下經歷,而且愈來愈多。

       家長輩年輕時,乒乓直板遠比橫板流行,那一代的人大多愛握直板。在球班上初學的小朋友,很自然會模仿父母,握起直板來。

       若干月後,握直板進展良好,打得好端端的小朋友父母,會略帶慌張地問我,小朋友是否該轉打橫板,因為有孩子也學乒乓球的朋友說,其教練謂橫板較好;又或是本身有打乒乓球的親友鄰居告之,「直板已落後」,「現在已沒有人打直板了」之類。

       人的心理很有趣,似乎傾向於認為自己出了問題,犯了錯誤。通常在這種情況下,即使詳加解釋無此必要,父母和小朋友都對直板意興闌珊,寧願把過半的技術從頭學起,一意投向橫板。

       誠然,歐洲橫板於八九十年代出現的技術重大突破,扭轉了過往亞洲人以直板為主的傳統,使橫板成為今日乒乓握拍的世界主流。可是,這並不代表橫板適合所有的球員採用,直板就再無本身的特點。

橫板必定比直板優勝的乒乓迷思 (Image courtesy of sattva at FreeDigitalPhotos.net)

橫板必定比直板優勝的乒乓迷思 (Image courtesy of sattva at FreeDigitalPhotos.net)

 

       技術上,橫板最為佔優之處是反手進攻威力大,且於中遠枱的照顧範圍廣,但並非每個球員的體質特點都適合發揮。例如個子不高、爆發力強的球員,直板更能配合近枱靈活快速的特點,正手進攻的力量更為集中;手感細膩的球員,採用直板最能發揮發球、接發球和枱內球的優勢。

       更重要者,上述由握拍方式所引致的技術優勢,要達職業水準才較為明顯。對業餘水準球員,就是一般本地甲組、全港學界冠軍等亦根本影響不大,遑論初學小朋友了。只要功夫到家,直板的反手一樣可以比橫板的強。父母和小朋友看到人家打得較好,是因為人家的球齡較長,學得較久,鮮少是握拍方式的原因。

       且看近十年來奧運乒乓球的賽果,最近三屆的男子單打冠軍有兩人是直板,一人是橫板(二○○四年雅典柳承敏、○八年北京馬琳都是直板;二○一二年倫敦張繼科是橫板),且三屆的亞軍都是直板(不幸都是王皓),即三屆决賽的六個席位中,有五個是直板。能說橫板必定比直板優勝嗎?

       許多本地的乒乓球教練,特別是較年輕的,都喜歡叫握直板的小朋友一律改用橫板,這是只知有橫,不知有直。隨着直板的世界名將,如馬琳柳承敏等老退,此現象相信會愈見盛行。

        直板的朋友,請加倍努力!直板優良特色的傳承和發揚,得靠你們了。

 
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技術打法 and tagged , , , , 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
本篇文章引用網址:

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