乒乓球比賽禮儀不可少,要好波更要有風度

現代參加乒乓球比賽之青少年,不論訓練技術,裝備器材都遠勝比往昔,然而最重要之禮儀及體育精神,則恐今非昔比。

黃毛小兒,略懂打球,得分即振臂大呼,漫天叫囂,狼奔豕突,揚威耀武,親友家長在旁拍掌叫好,吶喊助威,此等情景,在賽場上隨處可見,好些還是教練刻意教授的「取勝之道」。

向來最怕帶學生比賽,遇有委託,多所婉拒,除臨場指導傷神,甚於上堂之外,難耐如斯氣氛也。自我激勵,提振士氣,全心取勝,固然甚佳,亦符體育精神,可是若把勝負看得太重,眼中只有獎盃,目空一切時,便本末倒置,大事不妙矣。

 

乒乓球比賽禮儀知多少?要好波更要有風度(圖片來源:網絡)

乒乓球比賽禮儀知多少?要好波更要有風度(圖片來源:網絡)

 

未曾學藝先學禮,未曾習武先習德。在八、九十年代的本地乒乓球比賽場上,球員只有在打出漂亮好球時,方會振臂吶喊,且只向己方,不會向著對方,勢帶挑釁。即使在「刁士」等關鍵時刻,倘若對方無謂失誤,例如發失球、打失高球,或遭「瀨」網擦邊球等,勝之不武,場邊隊友如有鼓掌,就真個「棺材佬甩褲」──失禮死人耳,惟有在己方主動進攻,打出悅目好球,如大板扣殺等,方會熱烈鼓掌。此外,領隊教練以至隊友,若遇對手屬晚輩,為免以大欺小,有失身份,會故意不作場外指導,置身事外,甚至抽身避席的。

國際球壇亦新不如舊,當時得令的球王張繼科,曾在大賽奪冠後,撕破上衣,赤裸上身,亦曾踢爛圍板,皆為慶祝;馬龍也嘗取勝後跳上球枱,擧手指天作Hip Hop狀祝捷。日本神童張本智和,愛得分後歇斯底里式大叫。

前代國際好手之風範為何呢?二○一七年德國世界乒乓球錦標單項賽,一度重現,八強中國馬龍對德國波爾,甫開局,分數一比二時,馬龍認為擦邊,波爾謂無,球證亦謂無,馬龍一再堅持,最後亦判無,波爾見馬龍不服,故意接失發球,給回他一分。這是在八十年代,中外球手皆有的君子風度,到了今時,竟成了罕見珍品。

子曰:「君子無所爭,必也射乎!揖讓而升,下而飲,其爭也君子。」(論語 八佾)。球固然要打好,勝利當然得力爭,惟先賢聖訓更莫忘。

 
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趣聞雜談 and tagged , , 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
本篇文章引用網址:



4 Responses to 乒乓球比賽禮儀不可少,要好波更要有風度

  1. Peter Tang says:

    曾有網民揶揄道,若仍是打21分制,一局下來,張本智和豈不喊破喉嚨失聲了?

    跳上球桌本來就是危險動作,我猜想乒乓球桌的設計并不是要用來承受人的體重吧(雖然球桌都很“硬净”),萬一球桌塌下,馬龍受傷,到時究竟是誰的責任就“有排拗”了。

    • 張教練 says:

      多謝兄台提點!且於拙文加上此小子作例,也是好的反面教材也。
      所言甚是,即使最好的枱,人若踏上,亦可覺其晃動的,那張算是相當實淨矣。

  2. 打直板的中佬 says:

    完全同意教練所言,小朋友有樣學樣,真係俾這班人教壞。雖然會有人辯稱,如果這麽易被對手的挑釁影響,輸球都只怪自身心理質素弱。在現今 11 分的框架下,輸氣勢就好快輸掉一局,可想像到人人都以打擊對手氣勢/心理為目標,正現技術為副。如果人人都用這些的方法得勝,同打"爛仔波"沒有分別,不如真接出外講手算吧。我真的不敢苟同這些旁門左道之術。可能有朝一日,乒联睇唔過眼,真接出示黃牌扣分以遏止歪風。

    • 張教練 says:

      多謝直板兄台捧場!
      類似如斯謬論,聽過不少,再無理也有,源於輸贏重於一切之心態,若有切磋球技,增進友誼之心,便不會如此。
      小孩本是白紙一張,有責教導他們的是家長和教練。猶記得以往帶小朋友出賽,坐在教練席時,四周被此種行徑包圍,吾不欲觀之也。本來好玩的球賽,變得索然無味,忙著向學生解釋何謂不君子行為。
      本地乒總在當年發生連番大事後,增設體育精神獎。在下以為,態度過於軟弱。作為權威機構,不應姑息,而是牽頭力壓歪風,樹立榜樣的。

打直板的中佬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