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學校乒乓球訓練班所見,也談學子輕生成風

近月學子自尋短見,幾如瘟疫,由本學年至今,竟達廿二宗之多,死者包括運動健將、成績優異者,令人扼腕!試從乒乓球訓練班上所見,也略談一二。

現今的學校和家長,普遍趨於功利。自十多年前,教育局所謂的「教育改革」開始,學校囫圇吞棗地照搬商界的一套評核方式,乒乓球訓練班講求「成果表現」;家長送子女學習乒乓,亦是成績先行,這造成今天學技不學道,猶如習武不習德的風氣。

體育競技,練功習武之道,皆在於面對困難,勇於接受失敗,克服挑戰,戰勝內心恐懼,超越自我,從而磨練心性,堅毅意志。過程當中,學會自尊自強,開濶胸襟,敬己敬人,最終應用在日常生活中,昂首濶步。

 

從學校乒乓球訓練班所見,也談學子輕生成風 (Image courtesy of Marco at Flickr)

從學校乒乓球訓練班所見,也談學子輕生成風 (Image courtesy of Marco at Flickr)

 

學習有異於營商,許多收獲難以量化成金額數字計算。倘若乒乓球訓練班的成果,單純以多少學生能考取銅章,能否在家長日上台表演,比賽贏得多少獎項,取得多少張課外活動證書等評核,教練為求應付,打乒乓球也會變成TSA。學生喪失了應有的樂趣和心智鍛煉,徒有技術,生活中甫遇挫折,便驚惶失措。

此外,為了評估結果,收生人數漂亮,學校流於取悅家長,遷就學生,將其當成顧客一般服務,而非教化指導,訓誨匡正。曾見水準普通的小學全校乒乓球比賽,三、四十人參加,十六強開始有優異獎,即使仍未學會拋波發球,仍頒予手掌般大的獎牌。亦嘗見小學派隊參加學界比賽,本應設後備球員,唯為免不能出場的投訴,「斬腳趾避沙蟲」,索性取消後備席位。

《禮記.學記》云:「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學,不知道。」年青學生需要的,是遷就呵護,還是雕琢磨練?

 
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趣聞雜談 and tagged , , , 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
本篇文章引用網址:

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